清华推出卓越医师-科学家培养计划 2023年起招生

【无忧购】

  5月21日,澎湃新闻从清华大学获悉,清华大学原临床医学八年制“医学实验班”全面升级为“卓越医师-科学家”培养计划,2022年起招生,目标是将临床医学生培养为“具有高度人文情怀的顶尖医师-科学家”。

  近日,清华讲席教授黄天荫专门录制视频,对升级的清华临床医学八年制培养进行了宏观解析。清华“卓越医师-科学家”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和课程系统相较之前更加优化,科研与临床结合更加紧密,国际化视野更加开阔,培养途径和出口更加多元。该培养计划将依托清华的传统理工科优势,为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打下综合智力基础,并融合国内外最优化的临床教学模式,强化医学生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。

  该培养计划将从基因-分子-细胞、组织-器官-系统、个体-环境-社会三个层次建立学生核心知识体系,以及临床技能、学术研究和领导能力体系,为国家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、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潜能的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医学人才,即“具有高度人文情怀的顶尖医师-科学家”。

  清华医学院于2009年开创“医学药学实验班”项目,并于同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及药学长学制本科生,该班型于2013年更名为“医学实验班”项目,只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。清华医学实验班秉承“小而精,全而优”的原则,进行小班型精英培养,每年招生25-35人。“卓越医师-科学家”培养计划招生规模预计将比“医学实验班”项目增加一倍。

  黄天荫是世界顶级医师科学家,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、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,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、眼科中心医学主任兼高级顾问,SingHealth集团副首席执行官(研究与教育),新加坡国立大学-杜克大学医学院副院长。他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,并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了公共卫生硕士和博士学位。

  作为视网膜专家,黄天荫在视网膜疾病和眼部成像(包括人工智能)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,并在2018和2020年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。曾两次获得新加坡转化研究员奖,该奖项是医师科学家的最高奖项。由于其贡献,黄天荫还获得了英联邦卫生部长奖、美国黄斑协会颁发的阿纳尔·帕茨(Arnall Patz)奖章、美国爱尔康研究院奖(The Alcon Research Institute Award, USA)、亚太眼科学会(APAO)Jose Rizal奖章,同时获得了新加坡医疗保健和科学贡献的最高奖项“国家杰出医师科学家奖、总统科学奖和总统科学技术奖”。

  2021年,黄天荫全时加盟清华,并表示将积极推动转化医学创新发展,将研究发现应用于临床治疗,助力中国与世界顶级医学院和学术医疗机构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。

  在上述视频介绍中,黄天荫提到,未来的医生不仅需要基本知识,还需要了解社会需要,他希望医学生在人口健康、公共卫生、预防医学和对病人的全面护理方面都有所涉猎。同时,清华医学教育将为学生提供大量国际交流学习机会,使其学生能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、可与海外同行互动的医生,并使他们能够建立社交圈,在世界各地拥有朋友、导师和同事。记者 程婷

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,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,与本网站无关。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。 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