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+非遗项目商业计划书(非遗结合互联网如何商品化、产业化发展?)
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的非遗,中国目前有38项世界级非遗,居世界第一。中国的各个已经入册非遗项目87万项,国家级非遗项目1000多项,国家级传承人近两千人。我非常喜欢关于非遗的定义,它是人类关于宇宙的探索与实践。关于它的准确定义在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公约中得到了很好的阐述,但是这种阐述更利于我们探讨它产业化相关方面的特征,可以说现在的十大分类覆盖了衣食住行的全方位,本来它就是来自民间,来自生活,同时我们也看到非遗发展到今天,它的痛点也比较多,一个是人才,一个是产品,包括市场化和产业化如何高效结合,实际上发展起来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。
国家级非遗唐三彩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作品
非遗传承人是处于中间阶段,有手艺,有技术,但是普遍性问题是非遗传承人不懂市场,不懂品牌化运作,非遗传承人对于文化内涵的挖掘本身也存在困惑。应该说是制约非遗市场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一个非常大的关键问题。基于此现状国家文化部提出了非遗产业化目标之后,非遗学院也申报了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,希望用一个去培养人才这个方式,去尝试探索解决这些问题找到方法。
国家级非遗唐三彩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作品
在网上购买产品的消费人群年龄段大概都是80后、90后(30%)。非遗+互联网可能实施的路径,达成共识的是其实可以通过内容挖掘,社群体验,产品销售来实现线上平台,这既是一个媒体平台,又是一个社交平台,同时也是主题型创意电商。线下平台包括产业投资、品牌孵化、产品运营,线下非遗演学等体验空间。国内很多和非遗相关的文化场所都在尝试做非遗教育、培训和体验。线下非遗体验的演学体验空间可以通过线上宣传和内涵挖掘去实现。
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,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,与本网站无关。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。
THE END
二维码